(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红网潘桢甄(南京师范大学)
儿童节前夕,武汉一名学生被老师驾车撞伤后不幸离世。更令人心痛的是6月2日,这名孩子的母亲坠楼身亡。这位母亲为何选择轻生尚无定论,但从其生前遭遇与采访资料中可以推断出,这位母亲不仅经历了丧子之痛,而且遭受了无比残忍的网络暴力。
对这位母亲,部分网民毫无宽容可言,对她的恶意从穿着、容貌延伸到情绪、动机。他们认为这位母亲的“丧子之痛”不够彻底,于是恶语相对,“画着精致妆容,像是特意打扮了一番后才赶了过来”“这位妈妈是想成为网红吗”“想借机敲诈一笔或者博热度为了以后好带货”。更令人咋舌的是,在母亲跳楼的消息得到证实后,部分网民再次将卑劣的揣测强加在这个可怜家庭唯一幸存的父亲身上,他们说“是老公把她推下去的吧”“又可以娶个年轻美女了”。
母亲化淡妆,着制服赶到现场,是因为噩耗传来时正是上班时间,心急如焚的母亲怎么可能特意更衣卸妆,扮作蓬头垢面来迎合部分公众对于死者家属的想象?孩子出了意外,没有谁会比他的亲人更焦急,更心痛。作为旁观者的网民又有什么资格对一个承受了丧子之痛的母亲做出如此恶意的揣测,甚至在母子双亡后再次把尖刀对准父亲?
这位母亲以生命的代价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暴力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没有人能幸免于难。这位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事故的受害者,她没有理由成为众矢之的。网暴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细节不断放大、审判,罔顾事实,胡乱揣测,将最恶劣的想象安在普通人身上。恶言恶语看似是一种“言论自由”,实际上却是侮辱、诽谤和攻击。更何况三人成虎,恶意揣测在互联网上聚集的声量远非一个受到攻击的普通人能够应对的。无力应对,无法消解,潮水般集聚的负能量会让受害者越陷越深,卷入情绪深渊,最终选择以死谢“罪”。
寻亲男孩、粉发女孩、丧子母亲……一个接一个鲜活的生命因网络暴力而逝去,网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次产生悲剧后果后,我们都会对网暴者做出谴责和批评,但为什么网暴屡禁不止,反复上演呢?
一是网络具有匿名性,网民无需面对自己的现实身份,可以藏在虚拟网络面具背后肆意发言,处在一种丧失社会约束力和个人责任感的状态,这种状态更容易使网络成为负面情绪的容器,走在道德底线的边缘。二是网络评论数量众多,难以追责,即使要追责,也很难认定就是这一句或那一句导致了悲剧性后果。人多嘴杂,法不责众的观念与网暴相关法律的不完善,成为了网暴者的“保护盾”,多次网暴事件没有了下文也成了网暴者有恃无恐的凭据。因此,仅仅作道德谴责对网暴者没有威慑力,也不足以使他们做出必要的反思。就如母亲跳楼后,网暴者很快把攻击目标转向了可怜的父亲,他们像苍蝇一样,闻着味向下一个劲爆话题凑拢。
另外,平台同样具有责任。网络暴力下意见的撕裂能带来巨大的流量,对于依靠流量生存的平台而言,一个爆款话题的存在能带来不少收益。平台看似是网暴事件中的旁观者,实则不然,它切实拥有一定保护受害者的能力和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选择冷眼旁观甚至乐见其成,就是一种助纣为虐。
控制网络暴力,应当在个体、平台与法律三个层面作出共同的努力。个体在网络发声时,应当保持善念,谨记屏幕那端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平台应当出台切实有效的反网暴举措,引导流量向真相与善意倾斜。网络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给网暴者惩罚,给恶意引导流量的平台警告。另外,对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相关部门要及时介入救济,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悲剧发生。
让网络回归理性也许很难,但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在告诉我们,不能让暴力和恶意占领网络,要捍卫人们心中的对公平正义的信念,捍卫善良,要始终在反对网络暴力的路上走下去。相信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